「花園夜市」位在台南市北區的「鄭仔寮重劃區」內,夜市由原本的"育德路"上遷移至此,將原本伸手不見五指的重劃區,重新規劃與投資,轉變成今日熱鬧非凡的「花園夜市」。在台南市眾多著名的夜市中,又以「花園夜市」占地規模最大、攤位數量最多,同時還曾在TVBS發起的『心目中最受歡迎的夜市』網路票選中得冠,讓「花園夜市」成為台南最具指標性的夜市。
「花園夜市」的周邊規劃相當完善,除了有2000餘坪的停車場,解決遊客停車的問題,當到了營業時間周邊道路也安排了許多保全人員指揮交通,讓車潮人潮井然有序。從夜市的外圍看過去,一大片廣場塞滿了攤販,因為各家攤販競爭激烈,都把自己的廣告旗幟升到最高,以求能進入遊客的眼裡,無數隻長旗在空中飄揚,就像古時戰爭一樣,這也是花園夜市的特色之一。
「花園夜市」由於佔地相當廣大,裡頭將近三、四百家的攤位,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一般夜市有的這兒樣樣不缺。攤位的規劃成呈橫條狀排列,分為流行服飾、美味小吃、休閒娛樂、精品百貨四大區域,每個攤位也因店家競爭價格便宜又實惠,若想逛完整個「花園夜市」至少得花費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是來到台南市夜晚消磨時間的休閒好去處。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0031504732
我還沒去過花園夜市!
聽說假日都會很多人
所以之前就都放棄了
下次去台南的時候一定要去吃吃喝喝!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擔仔麵
台南度小月擔仔麵的由來
據說,在清朝末年府城(今臺南市)有一位靠渡船、打漁維生的百姓-洪芋頭(另說洪誕),因每逢清明到中秋(約四、五、九月),正是多颱風的季節,氣候不佳,收入減少,生意更顯清淡,生意人稱之為「小月」(即淡月)。為了度過小月,洪公就利用這段時間,每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後來固定在水仙宮廟前擺設麵攤,賣自創的擔仔麵,並在攤前懸掛一盞燈籠,上面寫著「度小月」三個字,以表示設攤賣麵只不過是為了用來度過困難的小月而維持生計的營業而已。
擔仔麵最大特色是在於它特製而成的肉燥,再撒上豆芽、香菜,加上蒜泥、黑醋、蝦仁……等佐料,即為一碗風味獨特的擔仔麵。
最後,洪公將多年來研發的秘方傳給兩個兒子,雖然兩兄弟在不同地方各開一家店,但都以「度小月」為招牌,也為了紀念父親洪公,在招牌上都會繪上一艘大木船。
台南度小月擔仔麵誰發明的
度小月擔仔麵創始人洪芋頭先生(第一代),於民國前十四年創立,在水仙宮附近設攤,攤前的燈上,書寫著「度小月擔仔麵」六個字,沒想到卻是成為度小月擔仔麵的金字招牌。
第二代洪舉在先生 (洪芋頭長子),第二代洪再來先生(洪芋頭次子),第三代洪振銘先生,於民國四十年加入經營行列,秉承其父親傳統擔仔麵精神,將擔仔麵的技術傳承給兩個兒子。
第四代洪秀源先生(洪振銘長子),目前負責肉燥工廠的經營,第四代洪秀宏先生(洪振銘次子),目前負責擔仔麵的店面經營與管理,由於堅守祖先傳統風味的觀念,來經營度小月擔仔麵,所以生意興隆。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60210491
據說,在清朝末年府城(今臺南市)有一位靠渡船、打漁維生的百姓-洪芋頭(另說洪誕),因每逢清明到中秋(約四、五、九月),正是多颱風的季節,氣候不佳,收入減少,生意更顯清淡,生意人稱之為「小月」(即淡月)。為了度過小月,洪公就利用這段時間,每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後來固定在水仙宮廟前擺設麵攤,賣自創的擔仔麵,並在攤前懸掛一盞燈籠,上面寫著「度小月」三個字,以表示設攤賣麵只不過是為了用來度過困難的小月而維持生計的營業而已。
擔仔麵最大特色是在於它特製而成的肉燥,再撒上豆芽、香菜,加上蒜泥、黑醋、蝦仁……等佐料,即為一碗風味獨特的擔仔麵。
最後,洪公將多年來研發的秘方傳給兩個兒子,雖然兩兄弟在不同地方各開一家店,但都以「度小月」為招牌,也為了紀念父親洪公,在招牌上都會繪上一艘大木船。
台南度小月擔仔麵誰發明的
度小月擔仔麵創始人洪芋頭先生(第一代),於民國前十四年創立,在水仙宮附近設攤,攤前的燈上,書寫著「度小月擔仔麵」六個字,沒想到卻是成為度小月擔仔麵的金字招牌。
第二代洪舉在先生 (洪芋頭長子),第二代洪再來先生(洪芋頭次子),第三代洪振銘先生,於民國四十年加入經營行列,秉承其父親傳統擔仔麵精神,將擔仔麵的技術傳承給兩個兒子。
第四代洪秀源先生(洪振銘長子),目前負責肉燥工廠的經營,第四代洪秀宏先生(洪振銘次子),目前負責擔仔麵的店面經營與管理,由於堅守祖先傳統風味的觀念,來經營度小月擔仔麵,所以生意興隆。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60210491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簡介
安平古堡位於台南市安平區效忠街、國勝路上,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俗名紅毛城、番仔城或王城,最早建於1624年,荷蘭人在『一鯤鯓』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因此曾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舊熱蘭遮城分內外二部,城垣範圍包括台灣最早的延平市街。安平古堡的歷史
清朝康熙年間,將台灣的行政中心移至赤嵌,因而沒落傾頹,缺乏管理照料的熱蘭遮城逐漸傾毀,再加上建築億載金城時為撙節經費大量利用了這裡的磚石,一般民家見狀,更是有恃無恐,修築屋舍也來此就地取材,熱蘭遮城就這麼被拆得體無完膚;熱蘭遮城被完全剷平是日據時期的事,1930年,統治者利用原地建起了紅磚平台,以及白牆黑瓦帶有南洋風味的海關宿舍,新建築的使用面積較原熱遮蘭城小,因此部分城牆能保留至今。安平古堡留在遊客印象中的白色瞭望台是日據時期所建,由荷蘭人建築的『熱蘭遮城』,也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如今只剩一堵老榕盤據、厚實而班駁的城牆,這才是安平古堡列名的一級古蹟。資料來源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62.html
億載金城
億載金城簡介
億載金城位於台南市金城里,在台南安平附近,億載金城是台灣島第一座西式砲台,也是第一座配備『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可說是台灣砲台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億載金城古稱『二鯤鯓砲台』,也有人稱做『三鯤鯓砲台』,所謂的二鯤身即是昔日羅列在台江西岸的沙洲島名,當時安平古堡位於一鯤身,億載金城位在二鯤身。不過後來因為港口淤積,所以沙洲也就慢慢的連在一起。當時建造的原因,就是對付日本人的侵台億載金城建築特色
億載金城是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也就是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同年開始建造,由法國工程師設計,完工時間為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億載金城佔地約3公頃,為西洋式紅磚建築,呈四方形,四隅有稜堡,而中央凹入的場地則是用來操練軍隊,城外引海水為護城壕,城上設有大砲,故稱大砲台,另稱安平砲台、三合土砲台、抗日名城,民國七十年台南市政府開發安平新市區,民國七十二年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一級古蹟。城外作拱形,外題『億載金城』,內題『萬流砥柱』,皆為沈葆禎的手筆;億載金城的城門右邊,紀念碑上面記載著億載金城的建築歷史,還有沈葆楨的紀念銅像,以及三座大砲台。原本設置有8尊大砲及5尊小砲,但絕大部分的砲都在日據時代遺失,目前所見只有1尊小砲為真砲,其餘都是64年整建時仿製;雖然經過多次整建,億載金城多項設施都已被破壞,如砲台營房、彈藥庫等,億載金城砲台中央減低炸彈攻擊威力,同時兼有儲水功能的水池現在也已填平,成為廣闊的空地,但現存的外觀仍能看出砲台整體型制。歷經數代的破壞或修復,目前尚存的有護城河、引橋、城門、城門洞、練兵場、大小砲稜堡、扶壁等。
資料來源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48.html
孔廟
台南孔廟-全台首學
台南孔廟位於台南市南門路,建於明朝年間,台南孔廟為全台第一座孔子廟、最早的文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學之所,號稱『全臺首學』。進孔廟要走側門!因為孔廟的大門除了釋奠典禮的日子,平常是不開的。孔廟東大成坊坊上有『全臺首學』四字的牌匾,就是平常大家走的側門(南門路上)。台南孔廟-依循古禮 祭孔重鎮
台南孔廟建築莊嚴宏偉,氣氛肅穆,列屬國家一級古蹟,擁有眾多的歷代帝王元首御匾,現還大致保持「左學右廟」的傳統格局。孔廟的紅色圍牆代表著崇敬高貴,緣於周朝貴族宮殿冠服的顏色;極富風味、雕工華麗的傳統台閩式建築,都是台南孔廟魅力之所在。廟旁蒼鬱的古樹、綠意盎然的中庭,伴著古味古香的建築,思古幽情油然而生。台南孔廟不僅僅只是台南的地標,更是學子們的心靈寄託、放鬆的好地方。300年來,府城孔廟始終維持傳統,固定於春、秋二季舉辦祭典,尤又以秋季的祭孔大典最為重要,於9月28日當天清晨開始展開一連串的祭祀儀式,總共三十八個程序完成典禮,為了遵循古禮,台南孔廟是台灣少數宰殺活體牛隻,供民眾搶拔智慧毛的廟宇。此活動每年皆吸引大批民眾參與,盛況空前。資料來源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63.html
赤崁樓
赤崁樓簡介
赤崁樓位於台南市中區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赤崁樓叫做紅毛樓,或稱番仔樓;目前赤崁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也是台南代表性的名勝,荷蘭人在漢人起義抗荷的郭懷一事件後所興建的。在鄭成功攻佔台灣以後,曾經改普羅民遮城為『東都承天府』,並以赤崁樓做為全島最高的行政機構
另外,赤崁樓還擁有廣闊的庭園,除了可供遊人散步以外,庭園中也擺設了多項歷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開的御龜碑,馱著碑的其實並非龜,而是龍九個兒子之一,名為『贔屭』,傳說中善駄重物,因此常被用來做為碑的底座。
資料來源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50.html
赤崁樓位於台南市中區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赤崁樓叫做紅毛樓,或稱番仔樓;目前赤崁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也是台南代表性的名勝,荷蘭人在漢人起義抗荷的郭懷一事件後所興建的。在鄭成功攻佔台灣以後,曾經改普羅民遮城為『東都承天府』,並以赤崁樓做為全島最高的行政機構
赤崁樓的建築特色
今日的赤崁樓已完全看不出當年荷蘭人所建的『普羅民遮城』的模樣,文昌閣與海神廟兩座紅瓦飛簷的中國傳統建築是赤崁樓的標記,海神廟位於南面,文昌閣位於北面,二者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重簷之間實即為二樓部分,繞以綠釉花瓶欄杆;文昌閣前的石馬後方有一個門洞,就是當年普羅民遮城的大門;目前赤崁樓分三層,樓上以磚石砌成,有曲折的通道;樓上飛簷雕欄,赤崁城樓下有九隻大石龜各負丈餘的石碑,是乾隆親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亂的御碑。此外還有別處遷來的斷足石馬、鄭公墓道碑等古物,頗為特別。另外,赤崁樓還擁有廣闊的庭園,除了可供遊人散步以外,庭園中也擺設了多項歷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開的御龜碑,馱著碑的其實並非龜,而是龍九個兒子之一,名為『贔屭』,傳說中善駄重物,因此常被用來做為碑的底座。
資料來源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50.html
訂閱:
文章 (Atom)